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1012策略管理與創新
1.Two thirds of gatherings in this course will be lectures and one third a variety of forms.
2.Students taking this course should be evenly grouped into 6 and work on Vision 2020 Proposal for an enlisted TSE firms (information should be retrieved from 公開資訊觀測站 and other pubic websites).
3.Students need to write up three reports after watching 3 serial videos: (1)大國崛起,(2)公司的力量, (3)華爾街. Another report on tetralogical books 貨幣戰爭. Reports shall be posted on 格悟至知 blog (http://sherategy.blogspot.com) and comments on reports are welcomed and counted as part of the term score.
4.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is BLOG which will be counted as part of the term score.
評量方式Grading criteria:
1.Presentation + Participation (Classroom+Online) 70%
2.Term Paper 30%
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Minzberg, H., J. Lampel, J.B. Quinn, and S. Ghoshal (2003), The Strategy Process (Global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Chesbrough, H. (2006), Open Business Model: How to Thrive in the New Innovation Landscape(開放式經營,天下)
Chesbrough, H. (2011), Open Service Innovation: Rethinking Your Business to Grow and Compete in a New Era(開放式服務創新,天下)
教學進度(週次、授課主題、教學活動、評量方式/作業、章節)
Course schedule (week, topic, activities, evaluation/assignment, text, etc.):
(1) 2013/3/2 Introduction & Cognition
(2) 2013/3/9 Organization
(3) 2013/3/16 Technology
(4) 2013/3/23 Collaboration
(5) 2013/3/30 Globalization
(6) 2013/4/6 Coaching Speech:David Dan
(7) 2013/4/13 Values
(8) 2013/4/20 Strategies
(9) 2013/4/27 Strategists
(10) 2013/5/4 Analyzing Strategy
(11) 2013/5/11 Strategy Formation
(12) 2013/5/18 Strategic Change
(13) 2013/5/25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14) 2013/6/1 Upgrading, Transforming and Branding
(15) 2013/6/8 PK Round I (王品集團)
(16) 2013/6/15 PK Round II (上銀科技)
(17) 2013/6/22 PK Round III (TBA)
(18) 2013/6/29 Finall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大EMBA 101期
回覆刪除學號:101218512
學生:關裕民
觀看「大國崛起」後心得感想
本學期佘老師規定了此部十二集系列的電視劇為功課,並寫心得報告,原本還帶著輕忽的心來看待這部影片。但看完之後,除了補充了許多近代史知識外,對現在的世界又多了許多認識及思考方式。其中最讓我感觸良多的是第二集小國大業和第十一集明治維新。
首先,是荷蘭人的思維,荷蘭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在海洋時代來臨時,此時歐洲的工業技術超過世界各地,使得掌握海洋的國家能夠無視距離,任意蹤橫世界,從低技術層次的地區,任意獲得其所要的財富。而在此同時,為因應此快速致富的過程,而荷蘭舉國皆商,創立流傳至現代的銀行制度、股票制度。
而明治維新這部影集,讓人震動的是其明治天皇的決心竟能讓半數政府的人員出國考察一年十個月。而這一點才是當時日本成功的最大關鍵。試想,半數日本官員朝夕相處一年十個月,在此期間,吸收新知,並一起討論政策,維新的執行細節等,"拿來主義" 的技術採購方向等,待回國後即可立即實施。在此措施下,才造就了日本三十年就追上了當時歐美先進國家。甚至到目前仍是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看完此系列影片,感受到過去世界為何為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過於相信力量的發展,和國家利益的追求時,造成了強權間的衝突之後,使得世界有600萬人因此傷亡。讓許多人的血和淚流了之後,人類才終於了解協調的重要性,也使得近期中國大陸的口號為 ”和平崛起” ,亦即告諸現代世界應以和平方式來相互競爭,不再以落後的戰爭方式為手段。
暨大EMBA 101期
回覆刪除學號:101218512
學生:關裕民
觀看「公司的力量」後心得感想
記得在大學唸書時,曾修過民法、海商法、公司法等課程。退伍之後,即直接到各家公司行號去應徵工作,而後進了萬海航運,一直工作至今。在工作期間,遇到朋友,同學都常會互相問到在何處 ”上班”。這次看了這影片才忽然發現,原來幾乎是所有的人都在 ”公司” 這種組織內工作。
自十八世紀來,人類的經濟活動開始集團化、組織化。而逐漸全面 ”公司化” 各國的經濟活動單位,皆是以 ”公司” 為主體,甚至以 ”公司”代表著人做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生產或服務。而公司的持有者亦不再單純局限於一個國家內,且公司的主要成員也未必是同一個國家的員工。例如,蘋果電腦的大股東有俄國的私募基金,有中國的散戶,有中東的油元基金。又例如花旗銀行遍佈全世界的據點,有136國的員工。公司有如古代的王國一般,決定著小從數人,大到數萬人的生計。而又如同蘋果電腦一年獲利數百億美金(數兆台幣)之收益,遙遠超過了一些落後國家的全年GDP,也因此公司的力量,撼動著全世界的經濟與政治。也導致了目前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言必稱商。
公司的力量,是一種商戰;也是一種良性競爭,更是一種和平競爭。在競爭之下,我們有了各式汽車、冷氣、智慧手機,大銀幕電視等各項生活便利的產品,也把經濟學上的交換利益發揮到極致。雖說 ”公司” 變成了世界人人不得不歸屬的產物,但卻讓我覺得這是目前人類文明最佳的運作方式。
暨大EMBA 101期
回覆刪除學號:101218512
學生:關裕民
觀看「華爾街」後心得感想
在數年前,曾看過一次華爾街的影片,那時只感到金融人士在金錢遊戲中的各種手段,甚至達到不擇手段。而在影片中亦赤祼祼的美化自己的手段喊出一句名言 ”貪婪是好的” 在那時,僅有一種感覺 ”妓戶立貞節牌坊” 經過了數年來的社會歷練,發現自己當時的感受是對的。
其實在觀看這部影片前,個人認為對於這個世界金融中心必須有兩個觀念的清楚認知。
1. 世界各國在二次大戰後之貨幣儲存定位,從 “金本位” 改換為 “美金本位” 。
2. 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也因此世界所有的知名企業都可在美國掛牌上市上櫃,也因此世界各國的投資人或投資基金皆可在此金融中心尋求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
在前述兩大前提下,華爾街上的各家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可完整及充分的
獲得第一手資訊,並制定相應的組合或操控。而在這種裁判兼員兼訊息操作之下,世界經濟都跟著起舞。其實這部影片除了反諷華爾街的為所欲為以下,其實還帶著製作人想要表達對這種情況的憂慮。其后2007年,由於雷曼兄弟的過度金融操作果然造成2008年的金融風暴,讓全球經濟跟著買單。
時至今日,美國亦不斷的在完善基金融法規。但美國政壇仍是由財團所把持及操控的狀態下,金融遊戲仍相當活躍,而此種金融風暴的隱患仍是持續存在。
近日,此導演再度拍出華爾街第二集,是否仍在警訊著全世界,此種情況仍在隱藏於台面之下,是否將會出現再次不同風貌的經濟風暴。值得世界擔憂及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