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20150309 <新日微信>畫一張自己的捷運地圖


邀請同仁們和我展開一趟想像之旅。首先請您閉上眼睛、想像台北捷運地圖。

查了一下台北捷運路線圖,目前已開通的捷運主線已有九條,支線與輕軌有八條。如同國際大都市地鐵,密密麻麻的地底與地上軌道運輸成為大都會的血管,流通著在稠密都會區的人員,紓解機動車輛在地表的雍塞。城市規模越大,路線越複雜,所以從倫敦的Tube Map開始發展出色彩管理的二維地圖,各大都會將各路線與節點站名串接起來,示意的地圖不追求精確的空間與距離,但為旅人提供了明確的行程指引。

最近和一家產學合作的廠商互動,從他們抽象思維的體系中學習甚多。由於公司業務繁雜,他們將不同的業務軌跡以不同色彩的線條標示,每個業務的里程碑彷彿地圖中的車站。他們將那些尚待發展、不甚明確的路徑以虛線表示、彷彿正在施工中尚未通車的路段。有趣的是當業務越複雜時,不同路線出現交錯的節點越多,在那些共通的車站或轉運站中,不同路線的交通(業務)交會出新的可能。甚至為了引流台北車站的匯集人潮,路線以不同的動線規劃一方面疏解過度擁擠的區域,另一方面也帶動其他場站周邊的繁榮。我第一次看到這家廠商的業務圖時,我們談了一些巨量資料和市場趨勢上的應用,當時的捷運圖只是一個雛形;交鋒與交火的頭腦風暴後一個月,我再見到的圖已相當成熟了,藉由轉運站的交錯,該廠商釐清許多業務上的相關性與發揮綜效的可能性。

對於一個複雜的世界,擁有一張捷運地圖無異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管理工具!我們有健康的線(姑且標以藍色,希望中衛同仁的健檢都是藍字!)、有家庭的線(姑且標以紅線吧,因為家庭需要以愛灌溉!)、有工作的線(姑且標以金色,不能免俗地祝福在工作上大出金字招牌、也財源廣進!)、、、不同城市在垂直深度上也有深有淺,若聚焦在工作這一層大廳中,我們也會發現手上可能同時要處理許多不同的業務,有著不同的路徑、也標注著不同的人生色彩。


畫一張自己的捷運地圖吧!對於那些尚在施工的路線,賈伯伯曾對史丹佛畢業生說:「我們沒辦法預見這些點滴如何聯繫,唯有透過回顧才能看出彼此關聯。所以你必須相信,無論如何,這些點滴會在未來互相連結。」把走過的路徑描繪一番,那些轉運站應該就是綜效之所在、也是資源投注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