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新日微信20170917

向上走、向下走

到德國出差,在南部的紐倫堡待了三天,今天到漢諾威參加工具機展。生活的細節中見識了歐洲小鎮的古樸浪漫與德國轉型的陣痛歷程之間的高反差對比。間歇性的大聲叫囂,除非是酒後鬧事的混亂中或身處歡樂的遊行市集中,在傳統的德國社會中並不常見。這些忽遠忽近的聲浪,在深夜中擾人清夢化為格外惱人的情緒!我們一行四人住在離紐倫堡火車站不遠的旅館,從夾雜著Refugee的喧鬧聲中,隱約透露出德國社會的不安,這只是一個近幾年不斷重複出現於歐洲的縮影。
希拉蕊.柯林頓雖然去年敗選,但蜜雪兒.歐巴馬那蕩氣迴腸的助選演說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迄今仍常常拿出來反芻,甚至作為決策的依據。用族群(他們與我們)與高度(低與高)的修辭對比,蜜雪兒.歐巴馬道出了關鍵的決策準則,利弊得失往往在時間比例尺的衡量下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梅克爾大舉接納北非與中東的難民,曾經對她的政績與連任構成龐大的壓力。但基於人道的考量,接納難民成為往高處行的艱難決策,自然整體德國社會必須在給定條件下尋覓出可以包容社會既有軌跡與新興發展的新模式。或許是量子科學家的獨特背景,以卓越的領導力擺脫難民政策的陰影,邁向第四任的總理生涯,並且多次獲選當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向上走,成為這位傳奇女性的人生軌跡,特別是在激烈競爭中逐漸淡忘的道德高度上。
和旅館接待人員搭訕,聊德國的國會大選,得到的居然是「無聊」兩個字,或許是沒有太多意外的過程激不起太多的爭辯,但穩定的選情之下依然是暗潮洶湧的社會發展。問接待人員為何無聊以及當前的德國社會,45歲的帥哥、有個25歲兒子的年輕父親回答說:「欠缺反骨!(No rebellion!)」這位出生於1972年、正值第一次石油危機、嬉皮運動崛起年代,又經歷大步跨過倒塌的柏林圍牆的德國男子,認為他的下一代太過安逸、太過沈寂,以至於喪失了反思甚至反抗的能力。或許,年輕一代心中的困惑並不亞於上一輩,只是這個年代的複雜令他們不知從何開始?破壞的反叛容易,但解構後重組新構型的反叛才是當前困境的突圍之鑰。
家裡的書架上有一本黃榮村校長送給我的簽名著作「大學的教養與反叛」,這本三年前出版的自傳式教育省思,娓娓道來從高中時期的探索,比起目前市面上的各家喧嚷的教育改革論述,凸顯出其低調與理想的高張力格調。高等教育一方面面臨學用落差的呼籲而不斷陷入專業訓練的泥淖中,另一方面又在各類評鑑中淪於平庸化。教育家黃校長以其一貫的溫文儒雅,藉由書名溫柔地透露出反叛這項教育的核心價值,反叛不是目的,而是不斷解構與重構循環中的必經之路。可惜,當前的考試與升學制度抹煞了反叛的價值與其創新的潛能,文史哲的裝飾性使得人文教育臣服於技能的巨大身影下,顯得顫顫微微。當我們一個又一個世代的年輕人盲從於流行趨勢或社會價值的禁錮,損失的是在決策當下判斷向上或向下的能力,隨之斷送的是時間尺度長一點的未來。我們教育需要教養、也需要反叛!
來德國的飛機上觀賞了「邱吉爾傳」。這位英國文學家與政治家留下許多名言和那個偉大勝利的V形手勢,年輕人以同樣手勢比「耶~」時並未經歷的是戰爭的殘酷與生命的埋葬,那是電影中鋪陳邱吉爾在諾曼第登陸前的糾結。邱吉爾對歷史的思辨總結在「不了解歷史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這個寶貴的教訓中,對照賈伯斯2005年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的致詞,顯得格外有趣。不斷以創新締造歷史的矽谷創業家賈伯斯說我們不能「往前連連看(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他告訴我們能做的事是往後連連看(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回首來時路的軌跡,或許能拼湊一些開創未來的地圖片段。夾雜著反叛狂飆與正向動能,每一個時代的領袖有如走在鋼索上的特技演員展現著精湛的技藝、高傲的冷靜與驚人的意志,相信此刻的梅克爾也正面臨類似的挑戰。
反叛並非全面抹煞歷史的痕跡,如同將黑板上的字跡擦拭、彷彿不曾書寫過,反叛是反思那些來時路上的羞辱與榮耀,以另一種生命力突破每個世代中不同的限制條件,揭開人類歷史的下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