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在路上打左轉燈、直接右轉的駕駛嗎?全球的現況似乎就是如此令人抓狂!中美對峙(無論是貿易戰、科技戰或貨幣戰)在東北亞地緣政治的高潮迭起中,衝擊著廠商的國際佈局與供應鏈的構型。策略管理始於對環境的掃描,在這個高度相依的時代,以牽一髮動全身形容策略在規劃與執行所遭遇的難度實不為過!川普派出財政部長赴中國談判,不僅採取激烈的手段(或許是恫嚇)回應歐巴馬年代即開始進行的貿易調查結果,也在左右、虛實、01之間,涉及台灣廠商的因應策略。這些談判過程中的煙霧瀰漫,需要經營者耗費更多心力、握緊方向盤,左右不分的駕駛將陷入迷航的困境。
美國政治中,共和黨在刻板印象中被視為右派、民主黨被視為左派,姑且不論2016年大選川普陣營動了什麼手腳,希拉蕊的形象怎麼看都不像是左派,為敗選主因之一。全球化、資訊化與知識化的衝擊,民粹超越左右抽象的理念,造成1:99的對峙,民主化的自由思潮亦面對修整的關卡。 川普執政的滿意度在三成到五成區間震盪,根據過去經驗,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國際事務上多著墨,因此,從鋼鋁配額、到對中興與華為裁罰,從東亞到中東的戰線,把南韓、朝鮮、中國、日本、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全拖下水,影響所及從油元經濟、核子威脅到科技對峙,廠商對於這些變動無一不需審慎以對。
場景轉至左右難分的中國,北京大學於五月四日慶祝120周年校慶,受邀參與慶祝活動的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橋段是經濟學者厲以寧在演說時指出經濟學到了重大改變的時刻,「人不是經濟人,更多是社會人;人不是理性人,更多的是現實人。」以自由派著稱的經濟學家是否也體認了馬克思思想的偉大,開始左傾?抑或,這個時代已難以簡化的單一維度思考解方?
中國共產黨於同一天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傳承馬克斯與毛澤東 (就如同我們學生時代背誦的堯舜禹湯….)的道統,提出了三個證明來說明中國與馬克思在當代的緊密關係,不過,社會科學要「證明」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要用多少錯誤換得一個正確解?正確與否的真相如何,留待後世證明吧!
在中美關係混沌不明之際,衝擊台灣的最重要因素是半導體產業。兩年前(2016年3月)在台大法學院舉辦的國際智慧財產權研討會,筆者應邀發表SEP(標準核心專利)對新經濟的影響,當時即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資料,預言華為將成為引爆東西方(或中美)產業競爭激戰的引信,因為華為在4G專利佈局的競爭中,是僅次於Qualcomm與Samsung,唯一的中國業者。如今,在中美5G對峙中的龐大物聯網商機,中國勢必大幅加碼「中國芯」,其中最大的受惠者將是華為,因為華為不僅具備終端的產品,也具備交換機的競爭優勢,並成為數據經濟的關鍵節點。以台灣最重要的產業而言,左右之間的選擇已非意識形態的糾結,而是每天都在博弈雙方夾縫中求生存的艱困抉擇。
以萬物聯網所帶動的新經濟,涉及範圍之廣,以半導體與通信這類的「傳統產業」,帶動一波波產業匯流,馬雲於2017年11月峰會上所楬櫫的五新2H產業框架,已超越過去的產業分類,將各級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均納入AIoT產業範疇。零售、文創與醫療加上一個「新」字,所透出的商機遠大於技術面的想像,在一個高科技促成的新生活型態中,人們將以新型態消費,因而廠商將以新型態遞交價值,這才是翻天覆地的變革之源!當前台商有為者所在多有、輕忽此波變革者大有人在、受到兩岸關係左右卡關的亦不在少數,產業變革無關左右,而是台商過去近四十年享受的「中國紅利」已佔台灣出口四成,目前又無端直接或間接地被捲進中美二強的賽局之中,若不辨明利弊得失,恐損及台灣過去多年累積的基業,以及錯過順利邁向未來的契機。
當前世局,左右不僅難分、也難解!虛實或01在構思產業的升級轉型選項時已夠複雜了,受意識形態左右甚深的創新產業政策倘若從技術著眼或著手,忽略與各級產業的融合,成效將極其有限!產業政策若再左右不分,將令在其間經商的業者與升斗小民都無所適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