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新日微信20180708定位、定位、定位


七月初,中科管理局陳銘煌局長、逢甲大學李秉乾校長、逢甲大學姐妹校Friedrich Alexander University Joakim Hoenegger校長與Fraunhofer半導體研究所(mp3在此誕生) Albert Heuberger簽訂了四方合作協議,在中部科學園區建置AI Robotic Hub的創新實驗基地。我們參觀了同一個IIS場地中即將撤(換)場的實作場域,這個場域正在實驗許多物聯網、影像辨識、AR/VR、機器學習的技術,也是台灣政策希冀建置的實驗場域。根據導覽者的說明,這個場域的建置迥異於台灣建置實驗場域的經驗:一切是從室內定位著手。有了定位數據,就可訓練演算法將點與點的時空串連,成為架構創新模組的平台機制。 
幾天後,參訪BMW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先進的Dingolfing工廠(BMW最新的8系列將在此製造),非常驚訝於每一個工作站的流程是如此精實,在人、機、物、料的精準配對上,BMW創造了於迥異於Siemens Industrie 4.0的智慧實踐。近年來,東、西方TOYOTABMW兩大車廠攜手合作,強強合作之下打造了更強的兩大車廠:TOYOTA最新的TGNA底盤受惠BMW的技術指導,為過去不太受熱愛操控之駕駛者所肯定的TOYOTA在新車系上加分不少;反觀BMW的精實製程進化,相信也受惠於TOYOTA,各種室內定位、機器視覺、非破壞檢驗等自動化的先進製程,加上人機協同的生產線(TOYOTA版的自働化),卓越的性能與品質合體,也不斷昇華兩家車廠的競爭力! 
在數位供應鏈上的定位,亦關乎一切成敗。自動倉儲在引進新的無人機技術,徹地改變盤點存貨的模式。精實製造已擺脫傳統的看板,也得要倚賴精準配對生產資源,甚至操作員的人資管理也能勾稽到品質與重工,技術做得到,關鍵在於供應鏈下游的西方業者是否在隱私與人權做文章。BMW在車體上安裝前控制台的54秒循環中,一秒都不能浪費,從自動輸送帶到把控制台塞進車體的流暢動作中,人、系統、時間與空間的美妙探戈已經從工程昇華為藝術,令人悸動不已。以大量客製化著稱的BMW為落實顧客導向的理念,在正式生產前三天,下訂的顧客還可以更改局部規格(車體除外),對供應商與BMW之間的探戈表現,也構成了極大的挑戰,供應鏈上的設變有賴各種先進排程與空間定位之間的協調,協調是管理字眼,工程字眼會是更精準的定位。 
從物流到零售,從大規模的室外定位到小規模的室內地位,對於去除浪費這個老議題提供了新解答。當前的系統整合,有賴經營者對於既有議題結合創新科技的想像力,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當然想得到也得付得起。因此,大公司對於新商業模式的優勢在於資本支出與風險吸收,中小型公司則在創新上需要結合外部資源。當台灣的法人在發揮國家創新系統的功能上漸趨弱化的當下,如何結合大學鏈結國際著名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不失為一個更遼闊的「開放式創新」策略。Thinking outside of box也包括走向國際進行多邊產學研合作,在喊得震天價響的生態體系中,自我的策略定位依然是個與生態夥伴們有效鑲嵌的成功關鍵。 
Dingolfing是德國所得第二高的小鎮,一萬六千人的小鎮上座落著幅員遼闊的BMW工廠(員工數約略等於該鎮的人口規模)。這樣的工業典範,在台灣大概非台積電莫屬,但台積電吸引了全台灣原本可在各行各業貢獻的最優秀大學畢業生(和碩、博士),而Dingolfing只有一所技術學校,BMW靠的是平均堅實的入職訓練,同樣能締造傲人的工業產值與在卓越企業中工作的幸福員工,值得台灣廠商深思、學習。面臨高教亂象中生存危機的各大學,如何定位自己所從事的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育,除了清楚自我定位與自立自強外,在巨變中的全球教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扮演好該有的獨特角色與發揮具優勢的競合功能,危機也是轉機。最後,教育部也該重新定位,尤其對於關涉整體國家競爭力的高等教育,該如何以高教政策提振大學與整體國家的競爭力! 
行銷的成功有三個關鍵條件:定位、定位、還是定位,策略管理亦然。在新經濟裡的經營管理成敗似乎依舊在這三個關鍵條件:定位、定位與定位。重複或許是英文的話術,但因為它很重要,所以連說三次實不為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