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新日微信20180909先義而後利者榮

八月初在東海大學參加陳介玄教授舉辦的第六屆中日家族傳承研討會,內容與之前閱讀許多有關京都的傳承案例相仿,分享的經營者無論是第幾代掌門人,內容主軸都不是技術性的經驗,而是道德性的經驗。其中一位第十四代、從事藝妓表演使用團扇的氣質女會長,引用了荀子「先義而後立者榮」的觀點,越是聆聽這些傳承秘方,就越覺得和中學所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內容吻合。當年的青澀歲月,實在對那些八股文字透露出來的義理,難以產生共鳴!年紀漸長,更多從那些卓越的人生經驗中對照當年囫圇吞棗而留下的記憶,居然慢慢就懂了!歲月,真是奇妙的翻譯機!無論從當代轉譯為古典、抑或從經典轉譯為現代,主客在時光流轉中不斷變換角色,換位思考後的明白、了解與包容,構成了文明的進步動力!

丸莊食品第四代莊偉中副總接受廣播節目「產業組曲」的訪問時提及一則深具啟發的軼事。一日,莊副總在台北的雜貨店閒晃買冷飲,不經意從傳統干嬤店昏暗的樑壁上看見一個匾額,落款是「莊義成醬園」,原來這個干嬷店是當年祖父的經銷商,取得店家的同意,莊副總如獲至寶地將這個小小的匾額帶回家,將其上的勸世文拓印下來,作為傳家的訓誨。筆者好奇,莊義成是誰?丸莊集團家族內無人稱此名諱,莊義成其實是莊氏家族為人處世的價值觀總成、是從莊副總的曾祖父創業以來傳世的文化符號!「義成」與荀子的理念一致,背誦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應該不是關鍵,而是從人性的基本盤出發,邁向卓越的自然指標,走筆至此,不禁想起另一位前輩企業家。只要談到統一企業及高清愿先生,就會想到他獨特的經營哲學與企業精神「三好一公道」:服務好、信用好、品質好以及價錢公道。

有別於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破四舊、立四新,與時俱進的經營環境調適,或是每個時代最夯的策略「創新」,為何非得大破大立、與傳統價值切割、甚或否認歷史?為何那些在當代快循環的經濟規律中狀似守舊過氣的信念,卻不斷被那些禁得起時間淬煉的個體(無論自然人或法人)奉為圭臬、大肆宣揚?為何當那些如同嚼蠟的生澀文字,到了每天風裡來、浪裡去的企業家實踐中,卻變得真實且珍貴?

根據東漢劉熙「釋名」,義,宜也,指涉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和行為。有趣的是,將近兩千年前的思想能否適用在當前經濟與社會?宜或義,在此多元價值的時代有絕對的標準嗎?二者心中度量「宜」的標準若歧異,該採誰的標準呢?不過,當資本主義在修正其發展路徑,包容了社會責任的寬廣範圍之後,義就出現了超越利的空間,證實兩千年前荀子理論的實踐性。原本應發自於內的義,對於台灣薄利的產業結構,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義逐漸轉為以道德勸說的社會責任來承載,在社會觀感的壓力之下以社會責任逼企業走上正途,很有可能落入曲高和寡、陽奉陰違、形式主義,甚或偽善的陷阱中。起心動念之間,外在難以檢驗,只有緬懷在資源不足的當年,企業家以雍容的氣度依舊捨我其誰地做出「義」與「利」的取捨。

京都,是許多人旅遊的首選。有別於其他日本城市,多了一份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蘊,其間所散發出來的濃郁氣息,空間美學、音樂藝術到精緻飲食均令人流連忘返!抱著赴百年老舖朝聖的心情,九月初踏上了京都的學習之旅。和太座把兩張沒用到的日本機票,趁著開學前走了一趟京都,沒想到遇上了25年來最大的燕子颱風。沒錯!颱風那天,太座和我就在京都車站下避風頭。颱風隔日,災情傳出許多聯合國UNESCO所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重創、甚至倒塌全毀,令人感到遺憾!這些倒塌的古蹟中,留下千百年來、許多人駐足與生活的軌跡。豎立在那兒的是物質性的文化遺產,受風災倒塌的其實也是物質性的文化遺產;UNESCO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這些物質載體中所承載的精神文明,那些被承載的精神文明是風災所摧毀不了的。

經商首重信用,先義而後利是累積信用的兼具抉擇,也是珍貴的無形資產。即便選擇先義而後利者短期不能如荀子所預測的繁榮,商業活動所承載的那些高貴的人性與文明資產,依舊在長遠的歷史長河中波光粼粼,傳承不息、價值長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