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新日微信20190210 家族企業的轉型策略(十五):以品牌聚斂家族傳承


品牌,一個台灣業者不陌生的經營挑戰。品牌,一個台灣業者未曾好好駕馭的失速列車。品牌,一個台灣業者不能迴避的轉型課題。

農曆年期間,華人享受了工作的安息與親情的滋養,是澎湃的餐飲之外最重要的收穫,儲備能量迎戰新的一年。與平常不能聚在一塊兒的家人相聚總是令人愉悅的!經略運動服飾多年的二姐兩年前退休了,在台北與家人享受退休後的天倫之樂,今年要迎接第三個孫輩出生。穿過最新潮的Nike, Adidas, Under ArmorLemon Lulu的朋友們,都享受過二姐巧妙地將自家設計的設備與工法結合台灣機能面料大廠的卓越產品,不斷推出令人側目的時尚運動服。曾經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資企業總經理,曾經在外移初期落腳中國昆山的台資企業,在行業裡雖欲低調卻依然廣為人知的女強人,成就的正是國人所熟悉的「隱形冠軍」:他們的成就在行業裡無人不知、但終端消費者難以辨識的人與企業。專業經理人三十六年只服務過一家企業,陳年往事或許歷歷在目,但也隨風逝去,畢竟只為家臣,能積累的只有財富,企業文化與豐功偉業都全數奉還給老闆。

日前曾介紹一家著名藥廠的接班人給二姐認識,起因於這個藥廠想要隨著新南向風潮進軍柬埔寨,讓熟悉當地經商環境的二姐領進門,應該可以少走不少冤枉路。雙方多次交流後累積了不少信任與情誼,二姐轉知了這家已經傳了五代藥廠的近況,部分的挑戰是筆者所難以想像的:從產品線的調整、製造工廠的合作、與通路談判時處於下風等等,在在都令人訝異他們在面臨升級轉型過程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難。對於第五代的掌門人而言,這真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啊!難怪,許多企業家的下一代不願回家接班,成了,往往沒有掌聲(因為那是理所當然啊~),敗了,卻是罵聲不斷(果然印證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接班的年輕人所承受多於創業者長輩的是心理壓力!但那歷經百餘年所累積的品牌權益能不能成為振衰起敝的槓桿支點呢?家和萬事興可能仍是關鍵,接班者能否齊心協力,與他們的見識與膽試同等重要!

多數台灣業者汲汲營營努力地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留下點經營的痕跡;傳了五代,是一件得來不易的家族成就!在消費者心目中所建立的品牌形象,是一代又一代的業者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對於顧客滿意與品質的堅持與承諾!經營環境或許迥異於以往,品牌經營者把所有竭智盡力的涓滴都匯聚在與顧客交心的那個認知上,彷彿承載一代又一代經營者心血的器皿。值此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的時刻,即便大家都致力於拉開第二曲線,但若無品牌承載,所有的努力都難以積累,彷彿一波波的浪花,至終在漣漪歸於平靜中,平靜得似乎未曾發生過一般。

家族企業之所以可貴,正在於那個榮耀是家族成員在意的,不容被抹滅的!這與品牌價值的堆疊有著驚人的神似度:所有員工的績效可以校準於擦亮一個品牌。對品牌價值的認同,敬業與兢業是一體的兩面展現於日常工作的每個細節中;所有權與經營權固然在公司治理上有所講究,優勢的組織文化似乎已分不出誰是所有者?誰又有著發號施令的統治權?陳義固然偏高,卻是所有品牌經營者需要在締造顧客忠誠之前所締造的員工忠誠。伴隨著視覺符號所賦予的榮譽感,雖常被窄化為業績的發動機,卻是品牌價值在家族企業傳承階段不容失落的關鍵元素。經營環境雖然不同、滿足顧客的載具雖然不同,但實現顧客價值的企業存在感,是一代向另一代傳承榮譽感時最佳的試金石,也是企業存在最高的價值。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經營環境不同,因應環境變遷的手法因著科技的進展而日新月異,但缺了「品牌」,似乎企業校準投入、與變化間的對話就會出現困難,最大的困難在於內在價值的積累與外在品牌的溝通。品牌都需要經得起時間的淬煉,或許,這正是家族企業所傳承的核心。如徐重仁總裁所說的:「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僅是國學的精髓,也是當前家族企業傳承的品牌經營與組織管理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