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新日微信20190826 自造者的下一步


寫了「自造者運動的下一步」,進一步採取減法把運動二字拿掉寫「自造者的下一步」,在這個喧囂煩躁的年代裡,可能印證了布袋和尚的禪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退一步海闊天空所創造出來的空間,容許更值得做、更有價值的人、事、物。探索自造者(或創客)的下一步,需要擴展眼光的角度與提昇思想的層次,才不會淪為興趣嗜好的小打小鬧,或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我催眠,進而真正對接產業經濟的需求。

創造性的活動在任何世代的共通特性都是「稀缺」,所有偉大的創新都啟動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但輝煌總有飽和、邁向謝幕的一刻,這是生命週期線型走到S高原所無可避免的結局,高原上的人們在窒息中等待下一次偉大創新的清新空氣,重啟生機。環顧當下,全球各工業國家在焦慮的等待中,無不祭出優惠的政策,鼓勵有助於拉出第二曲線的經濟活動。台灣在過去二十年(自1999年頒布科技基本法之後),創新育成、創業育成、技術移轉、創業的補助或激勵計畫持續推出中,環境面的加碼也持續試圖為創新不足的產業體質增能,從「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退場,到「產業創新條例」的頒布與修訂,結果卻是無力重返當年台灣資通訊與半導體所引領的金色年代。中國的崛起,模式的稀釋與互聯網所締造令人目不暇給的新現象,都是背後的元兇,但台灣內部出了問題,還是不爭的事實。

曾在閒聊時聽到當時以色列駐台代表柯璽夢(Simona Halperin)一句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發言Sky is not the limit!天空如果是極限,人就沒有極限了,更何況天空不是極限?話說得狂妄,然而透露出來的自信與雄心壯志,卻是值得台灣人學習的!大家都在追究為何二十年來薪資凍漲,錯過了互聯網與行動商機的兩大波,台灣產業若在動盪的政經環境中延續過往的模式(如尋找供應鏈關鍵地位從事代工、追求成本優勢的逐水草而居、欠缺對品牌與創新的投資等),恐怕再度措施升級與轉型的契機。往事已矣、來者可追,可以是自我安慰的終點,也可以是覺醒奮起的原點。

物聯網是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口中的The next big thing,後摩爾定律的雙軸(More Moore的垂直微型化與More than Moore的水平差異化)由線而面所開創的技術路徑圖中,不難發現萬物聯網後的世界,不僅開拓了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同時激烈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物聯網的另外一個夥伴是5G通訊,二者若無法共伴發展,對二者的發展均難竟其功。而目前以美中衝突持續擴大的態勢繼續下去,5G已引發美國以國安為由對華為的禁制,發展進程勢必受阻。連帶著物聯網的發展也受4G通訊不足支撐的限制不如前幾年的樂觀。趨勢既定,差別只有實現的時間點。國際大廠SAP近年來在台灣市場屢有斬獲,市佔率日益攀升。而SAP這家擅長流程與資訊管理的國際系統大廠順勢所推出的Leonardo平台,瞄準「物聯網」商機,鄉親啊~~錯過這一波,可能又要蹉跎20年了!

另一齣國際大戲是即將於918日在台北文創登場的AWS Startup Day,是行之有年、為期一天的免費研習會,專為新創公司、創業育成、開發團隊或創業投資提供最新的雲端技術開發與指導。業務開發的姿態十分明顯,但既然能推升Air B&B這類互聯網公司成為獨角獸,「被」BD一下又何仿?二個困境在過去侷限了台灣的持續發展:本質上,台灣經濟規模不大,難以創出大型產業平台,怪不得別人;思維模式上,受限本質而採取風險較低的策略,也是不得已。但企圖心上,卻可跳脫前二者的局限,自以破繭而出的拼搏堅毅、力求將自己上架國際平台。

自造者或創客帶著極大的熱情從事創作,企圖以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但往往出師未捷身先死,如同許多創業者的失敗不見得肇因於創意不好,而是在欠缺財務、法務與商務的生態系中逐步挺進。近年來的平台經濟已為有心從事創作的小微企業提供了難以想像的生態系,而生態系的打造者也寄望於自造者與創客提供那些企圖弘大(隱喻著商機無窮)的創造力,能為他們所鋪設的商業環境上架許多叫好又叫座的商品,二者一拍即合、共創雙贏。不僅是高科技的自造者(或創客),所有有志於創作的朋友都不需自己造浪,卻需要掌握新經濟所掀起的大浪,了解環狀經濟的缺口與平台許諾的機遇,順勢衝上浪頭,成為眾所矚目與鎂光燈聚焦的衝浪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