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20141229<新日微信> 智慧的開端


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掀起一波波變革的漫天巨浪。德國在2012年漢諾威工具展中推出工業4.0的產業發展方向,美國則在全球戰略再平衡中端上再工業化的政策,反映一九八〇年以來的產業結構與國際關係面臨調整的現實需求。當前以創新驅動的世局中最戲劇化的一頁應屬在美國運用高科技開採頁岩油(氣)的無心插柳下,居然讓金融市場反撲俄羅斯今年三月入侵烏克蘭引發的政治與軍事威脅,油價暴跌造成俄羅斯的社會危機,也提升了區域甚至全面戰事的風險,若未來世界的節奏繼續在這種量子跳躍式的連動催化反應,恐怕連諾貝爾得主級的賢達智者都難以預測發展趨勢!

根據工業局的生產力4.0論述,台灣發展自動化歷經了生產自動化、產業自動化、產業電子化與智慧自動化四個階段,其中演化的歷程涵括了體系的架構與資訊的應用。以雲端、物聯網與大數據為內涵的高值製造與服務,對產業衝擊的力度,將鋪天蓋地挑戰全球(包括我國)產業的資源重組,台灣的機會與出路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分水嶺上。技術固然並非我們中心的主軸,但以技術作為槓桿、協助產業的升級轉型將是我們責無旁貸的工作。在中心的既有業務之上,我們將要深化中心英文名字的意涵發揮綜效:不僅追求績效,更要追求綜效!為了追求綜效、就要引進開放的管理流程、槓桿外部資源、做一個資源的整合者。


本週四就是2015年的元旦。新的一年中,我們將要重新定位中心既有的菁英學院,將之提升為中心的轉化觸媒(Transformational Catalyst),角色將擺脫過往教育訓練的單純功能,成為一個策略事業單位,與各業務功能交織形成矩陣架構,在技術、人才、產業與智慧四個層次,協助落實生產力4.0。部分同仁聽我說過,顧問比的不是口才、更不是酒量,而是智慧;雲端服務即將徹底顛覆顧問業的智慧架構,變革的步伐需要加快了。為了前述兩個目標,我們邀請了逢甲大學侯勝宗教授來協助推動菁英學院再出發這個艱鉅的任務,行政企劃的同仁已密集和侯教授開會,將陸續提出相關的規劃。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是智慧的開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